3月2日,江苏省残联重点工作任务部署会议召开,将“实现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纳入民生实事大力推进。
据悉,今年江苏省政府将“新增16至59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1.3万人”。在12类50件民生实事中,残疾人工作占两项,其中孤独症儿童康复是首次纳入。
江苏省孤独症确诊数量每年新增10-20%,去年全省新增1000多名孤独症患者。去年,江苏省康复救助残疾儿童36638名,其中12469名是孤独症儿童、占比34%。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手段。残联呼吁,家长要及时带疑似孤独症孩子去医院诊断,确诊后要及时去残联接受康复服务。
“在江苏,获得康复救助的孤独症儿童由2018年的5067人增至2021年的12469人,基本康复需求得到初步满足。”江苏省残联理事长万力表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还有缺口,接下来康复救助需要全覆盖。
为了尽快补足缺口,江苏省政府将“实现全省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列为今年民生实事,要为3.6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同时为不少于1.2万名孤独症儿童提供规范化康复服务,实现“应康尽康”目标,并逐步达到“应康优康”。
目前,江苏有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222家,占全省定点康复机构近1/2,体量很大,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其中,苏南有机构121家,苏中有46家,苏北有55家。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
残疾儿童康复是介于教育和医疗之间的康复形式。苏州57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中,取得医疗资质的机构有28家(医院或诊所),取得教育资质的机构仅2家。然而,随着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的日益增长,医院和特教学校的康复资源已不能满足就近就便的康复需求。尚未取得资质的民非康复机构正在成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这些康复机构存在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苏州率先破局,出台了《苏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教育备案指引》,为江苏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规范性转型探索路径。苏州政府先后两次召集住建、教育、卫健、行政审批、残联、消防救援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决定让符合条件的民非康复机构获取教育资质,参与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供给中来。
今年,江苏省还将做好康复需求底数调查、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康复人才规范化培训全覆盖。目前,机构中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有4570人,今后要对这些康复师进行针对性培训,统筹做好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专技人员的培训。